- 纳税服务系列
- 个税数字完税证明应用系统
- 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 金三个人所得税扣缴系统
- 网上抄报税系统
- 网上认证系统
- 企业所得税申报系统
- 综合纳税服务平台
- 财税综合平台个税申报系统
- 财税综合平台国税申报系统
- 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系统
- 企业信息化系列
- 上海经企通产品
- 税企通产品说明
- 税友通产品说明
- 税局服务系列
- 金税三期个人税收管理系统
- 滨江房产土地税源管理系统
- “税友+阿里云”电子税务局
- 数据分析系列
- 税务数据分析整体解决方案
- 税源分析监控产品系列
当前各地税务部门虽然采用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税控收款机”、“普票机打”等技术手段辅助对传统纸质发票的监管,但传统纸质发票的使用仍然是我国现阶段最常用和最重要发票管理手段。在现实中手工发票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制假售假难以杜绝,管理成本高压力大等。
针对此现状,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信息管税”理念和“简并票种、统一票样、网络开票、建立平台”的发票管理思路,税友集团推出了高性能高安全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税友集团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实际需要,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发票电子数据化和标准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建立适应性好、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管理严密、安全可靠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实现普通发票网络开具(包括在线开具和离线开具)、数字防伪、信息采集、分析比对、真伪查询等主要功能,构建普通发票管理的闭环和长效机制。
一、解决方案
税友集团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实际需要,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发票电子数据化和标准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建立适应性好、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管理严密、安全可靠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实现普通发票网络开具(包括在线开具和离线开具)、数字防伪、信息采集、分析比对、真伪查询等主要功能,构建普通发票管理的闭环和长效机制。
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设计上,分两种情况实现,即在线开票和离线开票:
在线开票是指纳税人通过客户端软件,连接上网后,实时从税务局端获取待开具的普通发票代码、号码等信息,进行开票。同时将发票开具的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税务局端。在线开票时,纳税人需要先从税务机关领购实物空白发票。
离线开票是指纳税人没有网络条件,可从税务机关先领购空白发票,并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税务局端管理平台,使用Ukey等介质读取发票领购信息,并导入到客户端软件,进行开票。同时纳税人需要定期将已开具的发票信息报送到税务局端管理平台中。
二、建设蓝图
根据业务模型要求,网络发票系统建设蓝图如下:
网络发票系统建设蓝图说明:
1) 网络发票系统建设蓝图可分为:内网、外网、纳税人端(包括小规模企业、代理记帐中介、有分支机构或网点的企业、个人等);
2)在税务局端内网构建网络发票管理平台。实现对纳税人的开户管理、票种核定管理、发票领购管理、已开具的发票信息管理、监控分析、查询统计、真伪查询、外部系统接口等功能;
3) 在税务局端外网主要构建网络发票受理平台和提供给门户网站应用的发票真伪查询、兑奖等Web页面。其中受理平台主要实现在线开票时,发票领购信息下载、开票信息的传送,收票方收票信息的下载等功能。发票真伪查询和兑奖功能需要对应平台支持,包括短信平台、语音平台、Web网站等;
4) 在纳税人端主要包括构建一个网络发票管理客户端软件系统,实现在线开票和离线开票,以及收票方收票信息下载、手工发票信息采集报送(根据税务局业务需要提供)等功能;
5)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相关功能的建设,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分阶段逐步实现。例如发票兑奖功能可根据需要在以后实现。
三、功能模块
1、纳税人端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参数设置、网点设置、核定信息、货物信息、客户信息)
2)领用管理(发票领购、退票、库存、网点分配与回收、缴销)
3)开票管理(开票、作废、红票、报送)
4)受票管理(收票数据采集与发票真伪验证)
5)丢票管理
2、管理端功能模块
1)发行管理(单户发行、批量处理、注销发行)
2)发票管理(发票发售管理、存根联信息采集、存根联信息补录、发票联信息采集、退票信息管理、丢失发票管理、发票真伪查询)、发票代开
3)分析监控(实时监控、监控记录查询、监控记录分析)
4)统计查询(一户式查询、发票发售查询、……)
5)系统管理(参数设置、打印设置、基本信息管理、代码管理、……)
四、产品特点
1、高安全性:全程数据保护,做到防窃密,防篡改,可跟踪,可确认,可恢复,可取证,后顾之忧;
2、高性能:支持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支持大用户量并发操作,满足省级集中应用要求;
3、高时效性: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采集,即时查验,快速稽核,可及时发现发票违规行为,堵塞漏洞,增加税收;
4、管理便捷:实现发票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管理,减化手续,节约征纳双方的管理成本;
5、无缝过渡:立足当前纸质发票管理模式,满足未来无纸化发票管理要求,平稳过渡,保护投资;
6.、快速实施:采用模块化成熟框架,支持分步部署,按需扩展,快速实施,快速见效。
友情链接